Nikon Z50
Nikon自從Nikon 1系列之後,就再也沒出過小片幅的可換鏡頭相機。好不容易總算在這個月發表了新機,雖然之前就有傳聞會推出APS-C片幅的無反微單眼,不過型號不是謠傳的Z3,Z5,而是Z50,不知道Z3或Z5是不是會用在之後更平價的全幅無反相機。與Z50同時也發表了兩款DX規格的z-mount新鏡,分別是Nikkor Z DX 16-50mm f/3.5-6.3 VR以及Nikkor Z DX 50-250mm f/4.5-6.3 VR。從規格看起來大概就是kit鏡的等級,兩款鏡頭均配置4.5級防震功能。
造型外觀
Nikon Z50的官圖第一眼看起來還蠻有質感的,像是有點縮小版的Z6,側邊的紅內褲(現在應該算是紅丁字褲了)還是相當迷人。背面的按鈕布局則是跟Z6有所區別,首先是少了搖桿,然後放大縮小鍵移到了螢幕上,改成觸控的模式,是之前Nikon機身都沒見過的設計。撥放按鈕也從左上移到機身右側,看來左手大拇指應該拍不上用場了,不知道這樣的設計是不是為了更符合單手操作。
再來看看軍艦部分,左側看起來有內閃的開關,模式轉盤移到右側取代了液晶螢幕,並且搭配撥桿切換照片/影片模式。雙轉盤還有保留,ISO、曝光、錄影按鈕布局則跟Z6差不多。
規格
- 2080萬畫素
- APS-C片幅
- 最高快門速度1/4000
- 錄影最高規格4k@30p,1080P@120p
- 電力(CIPA) 320張
- 重量 450g
這年頭畫素兩千萬大概算很基本的,不過其實沒有強烈的輸出需求,畫素再高其實意義也不大。
至於片幅其實近年來相機市場萎縮,一般小片幅消費型相機都已經快要絕跡了。所以現在相機相較於手機只能在片幅上多著墨了,所以基本上片幅越大,與手機的差異也就越大,越容易受消費者青睞。
各家廠商像是Sony、Canon、富士在APS-C無反已耕耘多年,之前Nikon出的Nikon 1系列因片幅大小尷尬,最後也還是被市場淘汰。如今捲土重來進化到APS-C片幅,就不知道市場反應會是如何了。我個人覺得之後若是有不錯的鏡頭推出,我還蠻有興趣購買的。
最高快門速度1/4000,蠻一般的水準,不知道會不會有電子快門。而錄影方面,因為我不太常用,規格看起來好像跟Z6差不多,而Z6的影片拍攝品質相當不錯,就期待看看Z50是不是也會有同樣的表現了。
再來是電力部分,CIPA 320張,比Z6多了10張。不過看了一些Z6的測試,電力好像都比官方的數據來的漂亮,所以我想Z50在電力的方面表現應該也會不錯。
其他廠牌比較
挑了幾款規格相近,同樣是2019年推出的APS-C微單眼來做比較,分別是Canon M6 MK2、Sony A6400、Fujifilm T30,針對我比較重視的規格來做比較:Nikon Z50 | Canon M6 MK2 | Sony A6400 | Fujifilm T30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畫素 | 2080萬 | 3050萬 | 2420萬 | 2600萬 |
最高快門速度 | 1/4000 | 1/4000 電子快門1/16000 | 1/4000 | 1/4000 電子快門1/32000 |
錄影規格 | 4k@30p 1080P@120p | 4k@30p 1080P@120p | 4k@30p 1080P@120p | 4k@30p 1080P@120p |
電力(CIPA) | 320張 | 305張 | 410張 | 380張 |
重量 | 450g | 408g | 403g | 383g |
定價(美金) | $859 | $849 | $900 | $900 |
比較起來,規格方面看起來似乎是Canon M6 MK2和Sony A6400佔了上風,而Fujilm的鏡頭群相當豐富,沒想到這樣一比較才開始替Z50擔心起來,似乎都沒有比其他廠牌厲害的地方,再加上鏡頭群只有兩顆Kit鏡,雖然看來前途有點堪憂,不過還是要等到上市才知道結果如何。